古代下葬时有哪些礼节?
2022-12-07 来源网络 阅读(418)

古代的埋葬制度同样也是形式繁缛,处处体现着严明的等级,并且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程。

 

1、先秦时期

 

殷商时期,下葬制度就已经显示出了等级的巨大分化。除了上文提及的棺椁档次,墓室的大小、装修都因为亡者身份的高低产生极大差异。普通的墓室一般只有一两个平方,而贵族的墓室大的能超过100平方米。值得注意的是,大型的墓室仿照人间宫殿分为两部分,前堂后室,“室”是存放棺木的地方。

 

而且贵族墓葬中通常有人陪葬,人数从一二人当上百人不止,除此之外,贵族墓葬中陪葬品数量多而且珍贵,如玉器、陶器、青铜器等,而平民的陪葬品则不然。奴隶死后常常被抛尸荒野,并无葬仪。到了西周,宗族意识浓厚,出现了以家族为单位的墓葬茔地。

 

春秋厚葬之风盛行,下葬方式也在西周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,对下葬的期限都有了详细规定。《礼记·五制》中记载,天子七天出殡,七月下葬;诸侯五天出殡,五月下葬;大夫、士、庶阶层三天出殡,三月下葬。等级区分十分鲜明。在战国时期,由于冶铁技术的发展,铁器也成为了重要的陪葬物品之一。在社会进步和底层人民的斗争下,人殉也渐渐被取消。

 eb78b83b4f1e13081855ba327cb8cd5b_640_wx_fmt=png.png

2、秦汉时期

 

大一统的秦汉,厚葬之风盛行。尤其是在汉代,石刻石雕技艺用于丧葬之事。不仅棺椁上要篆刻各式花纹,还要在坟丘前立墓碑和石像,地下墓穴中垒刻人间生活的场景,有条件的家族用砖石垒砌墓室,或以砖作外椁,保护里层的棺木。在棺材内或墓室里,常常会随葬各种金属器皿和陶器。

 

 

3、汉末至明清

 

汉朝末期,由于王朝政治上的飘摇和佛道的兴起,厚葬之风更盛。人们常常围绕着棺木,大兴厚葬,将财富埋于地下,将希望寄于来世。直到晋朝司马懿作《顾命》三篇,遏制民间的厚葬之风。而随着当时战乱的发生,在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的情况下军队和灾民常常选择盗墓,人们渐渐降低了对豪华葬仪的追求,不仅减少珍贵物品的随葬,在棺木的选择上也宽松许多。

 

唐宋时期,政府明文禁止官员和百姓在棺材内放置贵重物品。到了明朝,西方享乐今生的思想传入中国,更是推崇薄葬,对埋入地下的物件不做过多奢靡的加工。

 

上海礼佳殡葬礼仪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于 2008 年 6 月,是一家专注于高端丧礼策划、全程殡葬礼仪指导、殡葬花艺以及殡葬用品销售的公司上海殡葬一条龙服务。“礼敬天地 · 圆满生命”是礼佳公司的愿景。公司致力于让每个失去亲人的家庭都能享受到最贴心的丧礼服务。